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进阶,始终与“开放合作”紧密绑定。从供应链纵深到智能科技前沿,从国内产业协同到全球化资源整合,广汽以合作网络为支点,重塑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边界与用户体验,为行业展现出“合纵连横”式的发展样本。
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重构期,广汽摒弃“闭门造车”思维,构建起“供应链+科技端+生态链”三维合作体系。供应链维度,与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等龙头共建电池技术联合实验室,从CTP(Cell to Pack)到CTC(Cell to Chassis)技术迭代中实现产能优先布局与成本精准控制;科技端携手华为、腾讯等企业,突破智能座舱交互、高阶自动驾驶数据训练等技术壁垒;生态链层面,联合如充电运营商、能源企业打造补能网络,解决用户“里程焦虑”与“补能痛点”。这种“全链路合作”模式,让广汽在电池安全、智能体验、使用场景三大用户核心关切点上持续发力。
1. 电动化底层技术:与精进电动等企业联合开发的新一代超融合电驱系统,实现电机效率超97%、系统综合效率突破90%,在AION LX Plus等车型上达成1008km CLTC续航的行业标杆;与孚能科技合作的软包电池技术,将电池能量密度推至300Wh/kg+,为未来车型轻量化、长续航奠定基础。
2. 智能化场景革新: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合作车型,已实现城市NOA(Navigate on Autopilot)功能量产落地,通过车路协同数据共享与高精地图迭代,让复杂路况下的自动变道、路口通行更具“拟人化”逻辑;与腾讯共建的“AIinCar”系统,基于用户行为画像实现音乐、导航等服务的主动推荐,月活用户留存率提升超35%。
3. 制造端降本提效:携手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打造的“数字孪生工厂”,将新车试制周期压缩40%,供应链协同响应速度提升50%,在AION V Plus等车型的快速迭代中展现“广汽速度”。
广汽新能源合作成果已形成“高端化+大众化+场景化”产品矩阵:
- 高端市场:合创(HYCAN)品牌背靠广汽与蔚来的资源整合,合创007以“智能移动空间”定位,融合蔚来用户运营思维与广汽制造工艺,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网约车、家庭用户市场形成差异化标签;
- 主流市场:广汽埃安(AION)系列深度嫁接供应链合作优势,AION S Plus凭借宁德时代弹匣电池2.0、腾讯智能座舱,成为15万级纯电市场“续航+智能”双优选择,2023年单月销量多次破2万;
- 场景化布局:与出行平台合作开发的定制化车型,如为网约车市场打造的“换电版AION Y”,通过换电技术合作实现3分钟补能,运营效率提升超60%,成为广州、深圳等城市出行市场“降本利器”。
这些车型的市场表现,印证了“技术合作→产品竞争力→用户认可”的正向循环。
广汽的合作实践,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三大范式参考:
1. 供应链“竞合”关系重构:从“甲乙方博弈”转向“技术共同体”,如广汽与电池企业的联合研发,推动磷酸铁锂、三元锂技术路线在不同场景的精准应用,避免资源重复投入;
2. 科技企业“跨界赋能”路径:打破“车企主导硬件、科技企业负责软件”的传统分工,华为、腾讯等深度参与整车定义,让智能座舱、自动驾驶从“附加功能”升级为“产品核心”;
3. 全球化合作“在地化创新”:在海外市场,广汽与当地能源巨头、科技公司共建充电网络与数据服务中心,如在东南亚市场联合Grab优化出行APP生态,让中国技术标准与本地化需求高效结合。
面向未来,广汽在氢能领域与丰田的深度合作(如氢燃料电池系统开发)、在固态电池领域与清陶能源等企业的技术预研,正持续拓宽新能源合作的“技术护城河”,为行业探索“电动化+氢能源”双轨并行的可持续路径。